中国慈善家 · 2023-03-21
中国慈善家 · 2023-03-21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此同时,报告还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事业在我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慈善工作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慈善事业形成助力,由中国新闻社、中国市长协会指导,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南沙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善城100”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慈善盛典于2023年2月17日在广州举行。
今年,是广州市提出建设“慈善之城”的第七个年头。过去十年里,广州围绕“人人慈善为人人”的理念,积极探索城市慈善高质量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州模式。
在“善城100”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慈善盛典举办前夕,《中国慈善家》专访了广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广州市慈善会会长苏佩。她在采访中表示,近年来,广州建善城、谋善制、促善治,打造了“羊城慈善为民”、慈善医疗救助等全国知名慈善品牌,多个项目和企业获“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品牌项目”,城市“爱心GDP”全国第二,慈善为民惠民实效更加凸显,未来,广州市民政部门将在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主动承担起重大使命,全力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慈善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协同发展
《中国慈善家》:经过了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广州慈善事业在制度机制方面摸索出了怎样的一套经验,为“善城广州”的建设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动力?
苏佩:在广州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中,“乐善好施”传统赓续绵延,其中传递的浓浓人情味,为广州这座老城市慈善事业的新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人人慈善”的制度环境,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以党建引领推动健康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慈善组织依法自治相统一,把慈善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建设“慈善之城”年度工作方案,健全慈善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在保证政治方向、推动事业发展、服务人才成长、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引领广州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出新出彩。
二是以率先立法推进规范发展。2012年,广州出台《广州市募捐条例》,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开放公募权,条例中多项内容为全国首创。2016年9月《慈善法》出台后,广州率先响应并贯彻落实。2017年,广州提出创建“慈善之城”,着力打造“人人慈善为人人”的慈善发展样本。2021年9月1日《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将广州在慈善领域中探索的多项成果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去年12月,广州积极参与《慈善法》修订草案的征集意见过程,结合慈善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广州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制度保障,不断为慈善事业营造更完善的发展环境,而广州慈善事业正是在这基础上,不断规范并蓬勃成长。
《中国慈善家》:广州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为了保障慈善事业顺利发展,在顶层设计上广州有哪些考量,并为之做了哪些努力?
苏佩:慈善事业涵盖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多方携手推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都是慈善事业中的重要角色。在广州,慈善无分大小,人人可为,我们采取了“多方共建”的组织体系,“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发展慈善事业。
一是实施慈善工作联席制度。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慈善工作,把“慈善之城”创建纳入城市发展战略,市领导挂帅建立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慈善工作规划,有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为全市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二是完善慈善工作运作机制。2019年,市民政部门专门成立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形成了“4+3+3”的组织框架,即4个政府职能部门、3家枢纽型组织、3家支持型组织,建立“多方共建、协同联动”的运作机制。三是联动全市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围绕创建“慈善之城”行动方案的“七大行动”与“十大指标”,将慈善元素融入广州各政府部门业务之中。四是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2018年,广州印发《关于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的意见》,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行动。
在多方协同下,广州慈善事业有效融入城市发展和治理进程中,在促进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以及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
《中国慈善家》:慈善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能够为慈善事业注入蓬勃的生命力,在扩大慈善主体数量、推动提质增效方面,广州有哪些举措?
苏佩:以善治为锚,让慈善资源更好地“用之于民”。随着社会发展,民生需求日益多元化,激活社会慈善活力,以慈善力量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广州慈善事业的发展重点。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广州慈善事业主体持续壮大,“人人慈善”的发展特色获得了显著体现。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开展:
一是大力发展慈善组织。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给予鼓励支持,连续五年发布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分类排行榜单及评价分析报告。发布全国首个针对区域慈善事业的评价体系——区域性慈善事业评价体系,连续四年发布区域慈善指数报告,以评促进。
二是加大培育扶持力度。连续九年开展广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累计投入1.76亿元,资助1200多个项目,吸纳社会资金8000万元。制订福利彩票公益金扶持资助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发展政策,累计扶持新成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284个,扶持资金849万元。
三是促进“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在全市社区建立完善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将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相融合,链接慈善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紧急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慈善组织、社工、志愿者一同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慈善主体范围进一步拓宽,慈善也由此融入城市生活,慈善事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中国慈善家》:“人人慈善”的理念得以落地,也有赖于每一个普通人将慈善理念与自己的生活日常相交融,那么广州在为普通人搭建慈善参与渠道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苏佩: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为进一步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丰富参与形式,拓宽参与渠道,广州依托城市发展特色和文化风格,打造并完善不同类型的慈善服务平台,线上线下搭建多维度慈善场景,使得“人人慈善”的活动渠道更加顺畅便捷。
一是实施“慈善+互联网”战略。搭建“广益联募”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共发布全国各地慈善项目1075个,筹集善款近5.62亿元。二是全面推进创建慈善空间。鼓励商业广场、图书馆、连锁门店、游客中心等区域设置慈善空间,增加群众生活场景中的慈善元素,激发慈善参与热情。目前,广州已创建慈善空间1010个。三是整合慈善服务平台。将慈善与体育、民俗、消费等领域深度融合,创新开展了北京路公益慈善嘉年华、迎春花市慈善行、广府庙会之慈善庙会等活动,每年吸引近千万人次参与。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中国慈善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您看来,广州慈善能够从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苏佩:社区是社会慈善资源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重要阵地,也是居民寻求慈善帮扶、参与慈善捐助、开展慈善活动、获得慈善服务的重要场域。
目前,全国各地分别开展探索了各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社区慈善发展模式。一直致力于建设“慈善之城”的广州尤其重视社区慈善发展,我们以社区慈善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基层社会治理和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广州的社区慈善,也恰恰体现了广州的人情味与“烟火气”。
一是发挥社区慈善主体作用。在全市镇街、村居建立慈善工作站、社工站、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站、颐康服务站五站合一的社区慈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区、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慈善基金“五社联动”机制。二是打造社区慈善品牌项目。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将困难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和社区发展痛点难点转化为社区慈善项目,目前共实施“微项目”470个,筹集资金超1535万元,惠及群众30万人次,为超过3.6万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三是建立社区慈善支持平台。建立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实现镇(街)100%全覆盖。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建设,目前全市共设立社区慈善基金530个,筹集善款5101.48万元。
《中国慈善家》: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规范有序的管理和监督。在这方面,广州具体做出了哪些探索?
苏佩:透明阳光是慈善的生命力。慈善监督必须要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共同守护慈善公信秩序。一是强化政府监管。广州将慈善事业纳入城市廉洁建设的组成部分,按照不低于5%、10%比例抽查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加强专项执法检查。
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在全国率先成立第三方慈善组织社会专业监督机构——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发布全国首个慈善组织监督审计工作指引,至今,已对全市66个公益慈善组织、慈善项目和42条扶贫村的慈善资金进行现场监督,涉及资金超过20亿元。
三是提升行业自律。自2016年起,广州每年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引导慈善组织开门“晒账单”。发布全国首个地方性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体系,2017年起每年发布广州慈善组织透明度年度排行榜。开展区域慈善指数评价工作,研究制定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指引。
四是加强内部治理。严格执行慈善组织年报制度,引导慈善组织规范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或自然灾害慈善捐赠的程序,确保捐赠款物全部及时到位。
《中国慈善家》:历经十年的发展与沉淀,广州慈善事业形成了什么样的风格?取得了哪些实效?
苏佩: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中坚力量,慈善事业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州始终将慈善事业的职责使命摆在首位,取得了精准务实的发展成效。点滴善举汇成涓涓细流,让城市向善而行,更有温度。
一是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同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近十年来,广州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突出慈善在参与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中的职责使命,通过创新形式,发展智慧慈善,让“广东扶贫济困日”暨“羊城慈善为民”活动成为全社会长期关注的重要平台,共筹集款物超45亿元。
二是慈善救助成效显著。开通慈善救助热线,打造“珠珠大病救助”平台,开展慈善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肺癌高危人群免费早筛、“慈善赠药”、爱蕾行动等活动。2020-2022年,珠珠平台共服务2.8万人次,整合联动救助资金近6100万元。
三是大力开展民生公益类项目。创新探索“慈善+保险”,动员社会慈善力量参与“长者饭堂·爱心餐”“耆乐安居”圆梦计划等项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勇于探索,不负使命
《中国慈善家》:2022年6月14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出台,推动南沙加快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南沙方案》的出台将对慈善事业提出哪些新要求和新机遇,广州慈善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苏佩:《南沙方案》提到,到2035年,南沙区域生产生活环境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发挥引领作用,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对广州慈善事业发展而言,《南沙方案》既是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优化民生公共服务。过去一年,第九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共资助13个公益项目落地南沙,在养老服务、残健共融、社区治理和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助推南沙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二是加强湾区合作交流。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慈善盛典、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两大平台,不断落实《南沙方案》关于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的各项要求和具体举措,结合基地传播展示、交流合作、培育发展、项目对接、智库研究、综合事务六大功能,积极推动湾区城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三是助力打造优质生活圈。我们将在南沙区湾区合作交流基础上,双向流动盘活公益慈善中养老服务、残健共融、社区治理和未成年保护等领域的源源“活水”,共同为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发力。
《中国慈善家》: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未来广州慈善事业将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苏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新征程,广州慈善事业将凝聚起全市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团结奋斗、建功立业的强大力量。未来,善城广州将继续从六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探索善城广州慈善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一是在政策创制体系上,充分发挥广州改革开放先行地、实验区的优势,创新推进“慈善之城”建设,整合社会各界慈善力量,深入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和慈善行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完成一批国家、省重要课题研究理论成果、行业标准和广州政策文件,为全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州样本”。
二是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坚持“政府+行业+专业第三方”多元管理的原则,建立慈善活动监督管理协同机制,规范慈善行业建设。实施“清风促善行”行动,形成依法治善、依法行善、依法促善良好局面。
三是在慈善惠民实效上,进一步优化“广益联募”平台功能,加强内部挖潜和“引智引技”力度,进一步优化慈善行为追溯和记录查询场景,打造“智慧慈善”。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和社区治理,推动“慈善+”教育、卫生、体育、环保、日常消费等深度结合。
四是在慈善发展创新上,支持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推广捐赠知识产权收益、股权、有价证券等新型捐赠方式,继续推动慈善信托成为广州慈善资金增长的新动力,探索完善金融资本、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参与慈善渠道,优化“慈善+保险”新业态,丰富慈善金融体系,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是在慈善文化传播上,全面宣传广州慈善“好故事”,将慈善文化和慈善历史打造成家喻户晓的“广州名片”,营造慈善文化“生态湿地”,让行善光荣成为全社会的导向。
六是在国际慈善枢纽建设上,推动实施创建慈善城市广州行动,落实《南沙方案》关于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的各项要求和具体举措,加强与中国慈善联合会等国内外重要组织、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在慈善领域的合作,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益慈善组织及社会各界进行交流。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广州将主动承担起重大使命,凝心聚力、只争朝夕、奋勇争先,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全力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慈善发展之路。
作者:贺斌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杂志
2023-03-21
杂志
2023-03-21
杂志
2023-03-21
杂志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