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家 · 2024-02-06
中国慈善家 · 2024-02-06
一个邮包里的关爱
过年收到礼物,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春节前,广西龙州县的外卖女骑手庞凤、村医梁彩奎、农妇黎美清和在湖北武汉经营牛杂面店的赵清华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来自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母亲邮包”及李宁运动套装等暖冬衣物。
一个邮包、一套新衣,不只是一份关爱,也是对她们努力拼搏、自立自强的点赞,还是对那些在本职岗位上传递温暖、热心公益的女性们的敬意。
为孩子,路痴妈妈选择送外卖
外卖骑手是庞凤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工作——时间灵活,方便接送孩子,而且收入尚可。
庞凤1986年出生在广西玉林的一个农民家庭,2002年初中毕业后家里无力负担她继续求学的费用,不到16岁的她放弃了自己的幼师梦,跟着老乡远赴深圳打工。
在深圳,庞凤与同为广西人的小杨相识相恋。2010年,她结束了在深圳8年的打工生活,来到小杨的老家崇左市龙州县结婚安家。
婚后庞凤在服装店上过班也去饭店当过服务员,直到怀孕生子。孩子一天天长大,开销也在增多,庞凤想要多挣点钱,但又不想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2019年8月,她成了一名穿梭在龙州县城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
庞凤穿梭在龙州县城的大街小巷,为人们送去美食和温暖。
外卖员多劳多得,庞凤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每个月能达到3000多元。虽然已经嫁到龙州好多年,但庞凤对县城的路线并不熟悉,再加上她本来就是路痴,刚入行送外卖时庞凤不止一次因走错路延误时间而挨骂。
一开始庞凤也觉得委屈,甚至想放弃这份工作。但再一想似乎没有什么工作比外卖骑手更能兼顾她挣钱和接送孩子的需求,于是她下定决心尽快熟悉路线。
从此,每送一个小区或单位,庞凤就会拿出纸笔画一幅路线图,然后再拿出手机拍下实景。就这样练了半年,她终于熟悉了龙州县城的大部分地方。
恶劣天气也会加剧送外卖的辛苦。广西夏天骄阳似火,冬天多阴雨。1月,龙州连下了半个月的雨,最冷时只有几度,风里来雨里去的庞凤每天都冻得手脚冰凉。即便这样,只要不是家里有事或者孩子学校有活动,庞凤便不会休假。每年寒暑假是外卖的旺季,庞凤更是会抓紧时间努力送单。
逢年过节,庞凤也没休息过。送外卖以来的4个除夕夜,她都在奔波中度过。有一年除夕,龙州下大雨,庞凤的手机还坏了,修好手机后,她依然冒着雨去送外卖。今年大年三十,她依然打算值班送外卖。
2024年1月11日,庞凤给顾客送外卖。
庞凤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努力接单,每个月挣3500~4000元。为此,她每天早上7:30便开始接单,晚上7:30才回家吃饭,甚至有时还会加班送到半夜。“一般不会超过12点,孩子还在家呢!”庞凤说。
她这样努力打拼,为的就是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条件。儿子有个军营梦,庞凤给他报了军营主题的夏令营。“一期4000多块钱,我要攒好几个月才够。”庞凤说。
收到“母亲邮包”,庞凤非常开心,她最喜欢邮包里的家庭应急健康包。“孩子好动,经常磕着碰着,创可贴、棉签、酒精这些刚好能用上。”她说。
谈到新年愿望,庞凤说她希望自己能够多挣点钱,暑假带父母带孩子去北京旅游。
10亩甘蔗田,一碗牛杂面,
一个女人养活一个家
1月正是收甘蔗的季节,听说一群从北京和南宁来的好心人要来给自己送礼物,黎美清暂时放下农活,早早收拾好屋子等待着客人们到来。
黎美清今年57岁,是广西龙州县上龙村的一名农妇。平日里,黎美清和80多岁的婆婆住在一座砖瓦结构的老屋里。2022年底,黎美清的丈夫因心梗去世,生活的重担便全部压在了黎美清和大女儿身上。大女儿初中毕业就去广东打工了,但因小时候遭遇意外落下了四级残疾,很多重活做不了,工作受到诸多限制。
黎美清的二女儿是重庆一所大学艺术专业的大二学生,一年3万多元的学费和每月1500元的生活费全靠黎美清和大女儿支付。半年前,黎美清家成功申请到了低保,一家四口每个月总共800元的补助,外加黎美清卖甘蔗的收入,才勉强够维持家庭开销。
黎美清种了10亩甘蔗地,每年能收入6万多元。最近,她每天早晨五点多便下地收甘蔗。收完甘蔗又要种甘蔗苗,年复一年基本没有农闲。10公里外的龙州县城她一年去不了几次,也没时间去给自己买衣服。因此,李宁集团送来的新衣服让她开心,“刚好是红色,很喜庆适合过年穿,还挺保暖。”
“母亲邮包”中,黎美清最喜欢的是床上用品。
黎美清不停说着感谢的话,表达着她对这份礼物的喜爱。她说邮包中所有礼物她都喜欢,最喜欢的要数那套床上用品。“马上要过年了,换上新被面新床单多好啊!我女儿过年回来,看到这么漂亮的新床单也会很开心的。”她说。
在湖北武汉独自经营一家面店的赵清华与黎美清一样收到了这份“母亲邮包”。两位母亲的困境也极其相似:中年丧夫,独自承担养育孩子和赡养老人的责任。
2008年,赵清华和丈夫从老家河南来到武汉,靠经营一家牛杂面店在武汉扎下根,养大了两个孩子。
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2016年赵清华夫妇俩花22万买了一套小两居,不仅花光了多年积蓄还欠下4万多元外债。令人心酸的是,2017年房子还没到手,赵清华的老公就得癌症了,新房子一天都没住就走了。
丈夫去世后,赵清华靠卖面还债五六年,终于还清了买房欠下的4万多元。她的小店只有三张桌子,透过取餐窗口能清晰看到赵清华的一举一动,拉面、煮面、切菜……每天要拉100碗面,每月能挣三五千元,刚好够女儿的学费和母女俩的日常开销。
2024年1月16日,赵清华在店里为顾客拉面煮面。
现在赵清华依然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去店里忙活,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赵清华如此辛苦忙碌,只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22岁的儿子已大专毕业两年,现在武汉洗车,“总算有一个能自己挣钱了”。女儿还在上高二,学习成绩不错,也很懂事,周末回家经常去店里给妈妈帮忙。
谈及新年愿望,赵清华说希望一家人健康平安,自己能多挣点钱,攒着供女儿读大学。
新年,赵清华希望家人平安健康,自己能多赚点钱。
默默奉献的她们
除了探访困境妇女,2024 年“把爱带回家”广西与湖北的新春探访活动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还特意选取了一批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默默奉献、温暖他人的女性,向她们送去祝福与敬意。
她们中,有守护边境安全的戍边员,有组建便民服务团队的热心人,也有治病救人守护乡里的村医。
1982年出生的梁彩奎已有20年从医经验,她的父母都是广西崇左龙州县上龙村的赤脚医生。2001年,19岁的梁彩奎从龙州卫校毕业,回到了村里一边做村医一边照顾父母。
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暴发时是梁彩奎最艰难的时刻。她当时既是村医还兼任村主任,每天都需要去卡点守卡,从早八点守到晚上十一二点,这样忙了几个月。同一时间,她丈夫因为冠心病安置了4枚支架,无论是丈夫住院做手术还是出院回家休养,她一天都没照顾上。
2024年1月11日晚,梁彩奎为村里老人免费量血压。
2020年4月,梁彩奎获得了 “抗击疫情广西三八红旗手”称号,当年五月又荣获“抗击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
小区里哪家姓什么、家里有几口人、有什么困难,陈玉珍都了如指掌。2006年,50岁的陈玉珍退休,担任武汉市同昌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次年,她带领小区退休的热心人士成立了社会组织同昌便民服务中心,组织一群乐于助人、技术过硬的老师傅,为周边6个小区8000居民免费提供缝纫、磨刀、修鞋修伞等便民服务。
2012年,陈玉珍查出乳腺癌。住院的20多天、化疗的半年里,她都一直在处理小区的治安、管理等琐事。
“以前没这个社会组织的时候,修鞋的钱往往够买双新的,所以鞋子坏一点大家就直接扔掉。现在有这个组织免费修,减少了很多浪费。”陈玉珍说。
2020年初,武汉因新冠疫情封城期间,这支便民队伍发挥了巨大作用。每晚,他们要一一登记小区居民需要的物资,第二天一早就去采购,回来给大家发放物资。
刚开始,有人怀疑陈玉珍做这些都是为了钱,“你不拿钱,会干得这么起劲?”陈玉珍回复对方:“你可以去查我的工资条,看我有没有因为这个志愿服务拿一分钱。我们搞这个,都是登记注册的,是要接受监督的,每次做完都要给社区发照片的。”现在,他们的评价变成了:“小区没有这几个人,真搞不起来。”
十几年过去了,这支队伍从最初的十几个志愿者壮大到现在的40余人,每次活动都受到小区居民的好评。有时陈玉珍在路上走着,突然会有周边小区的人跟她打招呼,她认不出来,对方就说:“你们到我们小区搞过服务,搞过维修。”
现在,68岁的陈玉珍每天依然要吃两次抗击乳腺癌的药。同样保留下来的习惯还有:每天在小区溜达巡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人员,卫生有没有做好,大家的车是不是停得合理……自己能处理的,陈玉珍会当场处理,权限之外的事她会立即上报社区。因此,这个小区的治安一直很好。“像撬锁、偷电动车之类的事,我们小区从来没出现过。好多来我们小区租房的人,都舍不得搬走了。”陈玉珍说。
新的一年,陈玉珍说她要带领这群老同志,继续发光发热,好好服务小区。
武汉市同昌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陈玉珍成立了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为周边6个小区提供磨刀、修鞋、理发等便民服务。
“把爱带回家”
2023年12月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开展2024 “把爱带回家”系列活动,联合各地妇联组织、爱心企业、互联网公益平台、志愿者等,通过集中发放“母亲邮包”及暖冬衣物、入户探访等形式为困境妇女及其家庭送去“娘家人的温暖”。
2012年5月,全国妇联设立“母亲邮包”公益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负责具体实施。该项目汇聚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从困境妇女特别是农村困境妇女的实际诉求出发,以捐赠邮寄“母亲邮包”的形式,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升健康卫生安全意识,增强生活的信心。
十余年来,“母亲邮包”按需升级、不断演进,不断创新升级关爱帮扶的内容,先后开发了“家庭包”“孕产包”“妈妈宝箱”“校园安全应急包”“家庭健康关爱包”“春暖行动关爱包”等系列邮包,深受大家喜爱。
1月11日,2024年“把爱带回家”广西公益行启动仪式上,中国妇基会秘书长董葵(左一)为受助妇女发放“母亲邮包”。
截至2023年底,该项目共为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困境妇女及家庭发放“母亲邮包”119.9万余个,惠及数百万妇女及家庭。
十年耕耘,收获无数温暖和感动。“有人说,自己从来没有穿过这么好的衣服,舍不得穿,要留给女儿穿。有人说,在你们之前从来没人送我礼物……”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2013年,妇基会接续开展“让母亲温暖过冬”“把乐带回家”“把爱带回家”等公益活动,并于2019年起定名为“把爱带回家”,于每年新春期间联合爱心企业开展送温暖特别行动,“母亲邮包”也成了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李宁集团自2012年以来助力“母亲邮包”“紧急救灾备灾”“超仁妈妈”“天才妈妈”等公益项目,通过中国妇基会累计捐赠款物合计1.79亿余元。
李宁集团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向广西捐赠100万元爱心物资。
2023年12月,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青海等地受到灾害影响。李宁集团通过中国妇基会捐赠价值2000万元的防寒保暖物资,首批为10000件御寒衣物,第一时间发往甘肃地震灾区,后续物资也陆续送到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灾民手中。
2024年李宁集团首次参与“把爱带回家”公益行活动,再次通过中国妇基会捐赠公益价值约250万元的爱心服装,用于支持和慰问广西、湖北、云南等地的医护、环卫等基层工作者和困境妇女及家庭。
“公益是一件长期的事业,作为中国的专业运动品牌,李宁公司希望未来能运用自身优势在更多的领域推动公益项目合作,比如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专业领域的前沿科技研究、中国文化的新创造和新诠释等。”李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王卫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杨永洁
热点
2024-02-06
热点
2024-02-06
热点
2024-02-06
热点
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