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商业
清华这个奖学金,看成绩更看公益

中国慈善家 · 2024-03-06

  ​一支奖学金背后的10颗公益心

  2023年“清华之夜-先锋奖学金”颁奖座谈会。

  “清华有那么多的奖学金,你们今天所获得的先锋奖学金有些特别。不仅仅是因为你们成绩好就能获这个奖,而是因为在成绩之外,你们展现了清华同学许多的优秀品质。”

  2023年12月21日,“清华之友—先锋奖学金”颁授座谈会上,清华大学英雄文化基金理事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如是说。

  十位获奖学生纷纷用最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在清华园里的成长和收获,自己参与的公益实践,畅谈对英雄文化和先锋精神的理解。这是学霸之外,清华学子的另一面。

  他们所获得的“先锋奖学金”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英雄文化专项基金设立、校武装部主办的奖学金。该奖项自2020年设立,经个人申请、院系推荐、资格审查、材料环评、答辩面试等环节,每年在清华大学评选十人(6名本科生,4名研究生,每人奖励1万元)。该奖的评选标准是:品学兼优,热心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2023年度“清华之友—先锋奖学金”共评选出十名获奖学生,他们是:建筑学院王曦婧,能动系杜秉霖,材料学院经求是,物理系郭方舟,人文学院邹佳君,社科学院刘湘,美术学院姚郗文,新雅书院杨珂涵,日新书院霍佳雨,未央书院马逸。

  在清华,像这样品学兼优又有公益心的同学有很多,这已是“清华之友—先锋奖学金”的第四届评选,未来还将继续。座谈会上,英雄文化基金常务副理事长赵登平有感而发,他从十位获奖同学身上看到了阳光、善良、自信、自强,更看到了清华的光荣传统和国家未来的希望。

从清华到乡村

  从湖南乡村来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后,王曦婧一直在思索,作为清华学生,自己能为乡村做点什么?

  带着这样的思索,她先是学习了乡土建筑这门课程,又在大一下学期加入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由此开启了一系列深入乡村的实践活动。

  2021年10月,刚上大二的王曦婧随工作站来到山东济宁的一个村庄。刚到村口,一位大爷问王曦婧:“你们这群学生娃娃能干啥?”王曦婧一下被问蒙了——就算做本专业的事,她也才读了一年,能做什么呢?但她仍旧凭着一腔热情与队友们开始了一系列乡村服务的探索。

  王曦婧(左)。

  从专业出发,王曦婧和伙伴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该村的一个废水站改造成了乡村大舞台。这项耗时近一年的工作让王曦婧很有成就感,因为改造后的站点成了村民们绝佳的休息场所,每天有很多大爷大妈去那跳舞、聊天。

  王曦婧和伙伴们还发现,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一放寒暑假就没了去处。王曦婧他们决定设计一些有趣的课程来陪伴这些留守儿童,美育微课、汝瓷支教、亲子游学等活动陆续登场。

  这些课程让小朋友们与清华学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22年暑假,王曦婧他们要给村里做一面墙绘,小朋友们早上五六点就等在那里,然后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用颜料和刷子美化墙面。这种心与心的交付,让王曦婧觉得很棒。

  针对村里的老人,清华学子们为他们设计了露天电影节、乡村照相馆、猜灯谜等活动,100多个老人摇着蒲扇来看电影拍照,和“学生娃娃”们拉家常,还给他们端来家里煮的元宵。

  当地一位基层干部对王曦婧说:“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帮扶,作为清华人你们更要添智慧做产业。”这番话引发了王曦婧的思考。大三回到学校,她便加入了清华科创项目团队,依托清华资源把老村庄和新科技进行融合。

  今年寒假,王曦婧和团队里的三位小伙伴将一起回到村里,帮助乡亲们做一些微生物的研发。先锋奖学金1万元的奖金,也成了他们接下来的研发基金。

589.5小时

  新雅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杨珂涵申请先锋奖学金的材料上,写着累计志愿工时589.5小时。

  在先锋奖学金答辩时,一位老师问她,这个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她说,参加某一项志愿活动,系统会根据你付出的时间录入时长,不知不觉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长就积累到快600个小时了。

  不过,杨珂涵觉得589.5对她来说不只是一个数字,这分分秒秒都意味着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某种连接。其中包括:她在海淀区人民法院接待立案群众,帮助讨薪农民工一笔一划地写上诉状;新发地疫情暴发时,她在深夜录入的每一笔核酸数据;她在大雪纷飞的鸟巢排练冬奥会开幕式时的每一次跳动、每一次挥手;还有在新疆、云南等地支教时,教给小朋友们的每一个英语单词……

  杨珂涵(中)和冬奥伙伴们在一起。

  杨珂涵曾在福建的一所县城中学支教,一年后的某天,一个女孩告诉她:“姐姐,我考上了我们县最好的高中,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带你去吃烤地瓜。”杨珂涵突然又想起了自己跟他们一起度过的夏天,她觉得这是非常珍贵的经历。

  在先锋奖学金颁授座谈会上,杨珂涵算了一笔账:600小时,按每天8小时工作制算就是75天,也就是两个半月。“在我4年的本科生活中,其实只有两个半月是在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她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时刻,让自己和他人产生连接。

  2024年8月,她将跟随清华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前往西部地区开展自己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她希望,在乡村教师这个岗位上带着敢为人先的先锋精神继续前行。

从此她多了个异父异母的亲人

  2017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生郭方舟在一个公益活动上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拯救一些人的生命,给他们带去生的希望。郭方舟热衷社会公益,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她便留下了8毫升血样入库。

  4年之后的一个早晨,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告诉郭方舟,她与自己5岁的弟弟配型成功了。郭方舟知道,走到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一步的患者,基本都是不可能被传统方式治愈的患者,他们的家庭都已经花费了大量费用,几乎山穷水尽。这次,郭方舟同样没有任何犹豫地答应了捐献请求。

  接下来,摆在郭方舟面前的大难题是如何说服父母。为此,她查阅了大量资料,也请教了很多之前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最终,她成功说服了父母,让他们知道这个捐献对身体没有太大影响。此外,由于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体重有一定要求,所以她坚持每天运动一个小时以上。

  郭方舟还了解到,患者在清髓之后的免疫系统是非常脆弱的,如同新生儿一样。如果这时治愈者毁约的话,患者会遭到致命的打击,只能被动等待生命倒计时。为此她做好了一切准备,与学校、家长多方沟通,确保捐献万无一失。

  郭方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1年12月27日,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采集,郭方舟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在校女生。

  可是,2022年春节刚过,郭方舟又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对方说小男孩的恢复情况很不好,需要进行二次移植。

  因为只间隔了几个月,这次无论怎么说,郭方舟的父母都不再同意捐献。就在这时,郭方舟收到小男孩的妈妈写给她的一封信,言辞恳切,令人动容。于是,郭方舟决定瞒着父母再次进行捐献,并且没有接受任何采访。

  目前,她是清华仅有的十多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唯一的女生,也是唯一的二次捐献者。在郭方舟看来,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两个人之间非常奇妙的缘分。捐献之后,被捐献者将和她血型一致,所以她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多了一个异父异母的亲人。

  除了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外,郭方舟从本科开始就加入了清华大学学生教育共同促进协会,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在各地支教。

  2019年,她还参加清华研究生支教团发起的“筑梦1+1”公益活动。作为资助人、导师,郭方舟承担了一位贫困女生高中三年的生活费。她还经常对这个女孩进行鼓励和开导,帮她疏解心理压力。在她需要用手机听网课但又没有手机的时候,郭方舟送了她一部手机。后来,这位女生成功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郭方舟的专业是天体物理,她深知,在宇宙长河里人类的生命实在太过短暂。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影响别人,并且这种影响可以传递下去,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她愿意做这样的一个人。

 

  作者:王卫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杨永洁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